皮膚原生結構的重要性

所有皮膚的原生結構設計,包括毛囊、死皮均是有必要的存在,刻意的去除只會打亂肌膚的生長節奏以及修復能力。

毛囊是作為皮膚底層的重要生理結構,若果破壞了,多個核心功能必然受到影響,具體的影響可從以下幾方面體現。

1.皮膚的吸收能力下降
臉上皮膚的毛囊與皮脂腺是油溶及脂溶性成分吸收的主要途徑(需通過這一通道滲入肌底),佔了整體皮膚外界吸收的20-30%。

若果毛囊在受損狀態下,負責物質轉運的細胞結構便會失去活性,吸收及轉化功能隨之失效,不僅外界護膚品中的油脂溶性成分難以被有效吸收,皮膚自身代謝所需的脂類成分也會出現傳輸阻礙。因此毛囊和皮脂腺的健康狀況(結構完整度)是對油脂吸收的最直接影響。

2.自身供養及傳送能力下降
毛囊周圍分佈著毛細血管與神經末梢,這些微血管會持續將血液中的葡萄糖、氨基酸等基礎營養物質,以及氧氣輸送至皮膚各層細胞,同時帶走代謝廢物。神經末梢則負責感知皮膚狀態,調節供應和平衡。一但毛囊遭到破壞,與其相連的血管和神經網也會減弱,繼而引發其他肌膚問題。

3.肌膚屏障的破壞
毛囊作為支撐皮膚表層完整屏障的重要部分,健康的毛囊能強化皮膚結構穩定性,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則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天然保護膜,減少外界灰塵、污染物入侵,同時鎖住肌底水分。但是毛囊被破壞後,不僅膠原纖維的合成會減少,皮脂分泌也會出現異常,皮膚的屏障功能會直接被削弱,皮膚抵抗外界傷害的能力大幅下降,自然也增加了受到細菌感染、紫外線損傷的風險,容易出現紅腫、脫皮等問題。

更值得注意是,毛囊中蘊含著大量參與皮膚細胞更新和修復的幹細胞與生長因子(脂質),其中幹細胞可分化為角質形成細胞、黑色素細胞等多種皮膚細胞,補充老化、受損的細胞群體,而生長因子(如表皮生長因子、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)則能驅動細胞分裂增殖,加速傷口癒合。這些成分對維持皮膚正常代謝、保持肌膚年輕態至關重要,當毛囊受損時,兩者分泌量也會減少,難以讓肌膚正常發揮保護及修復作用。

4.肌膚保濕度下降
毛囊的導管結構是皮脂排出的主要通道,同時毛囊周圍的神經信號會調控皮脂腺細胞的活性,決定皮脂分泌量(促進及抑制)。當調控失衡,皮脂分泌也會失衡有機會導致皮膚表面的天然保護膜會「變薄」,水分更易流失,皮膚變得乾燥、敏感。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