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明質酸(二)

如何正確使用透明質酸(精華)?

由於透明質酸的主要運作就是抓水,所以最大化的抓水才能實現從表皮到真皮的深度保濕,顯著提升肌膚含水量,改善乾燥、粗糙等問題。因此使用透明質酸精華時,配合大量融合的水分子是必要條件

以下是我們建議的透明質酸精華用法給大家參考:
▶先把保濕水(調膚水)噴上乾淨肌膚
▶塗上精華
用手指輕輕打圈按摩吸收

然後必須重複多2次以上步驟(即保濕水▶精華▶按摩吸收)

▶噴多一次保濕水
▶最後塗上面霜

這個手法可能較爲複雜,但這才是正確的使用透明質酸精華用法,讓肌膚得到深層的水分補充,保持水潤飽滿狀態,減少因水分流失導致的乾紋、細紋等問題。

爲何使用透明質酸會出現敏感反應?

有些人用完透明質酸產品後出現敏感反應例如泛紅/脫皮等,但主要因素大多是以下影響,并非直接對透明質酸過敏。

1. 增稠劑引發的不良反應:
為調整產品質地,許多護膚品常添加增稠劑(如Carbomer等)。這些增稠劑本身屬於高分子化合物與皮膚接觸後形成物理刺激(或反吸皮膚水分)導致屏障受損、皮膚紅腫、瘙癢等過敏症狀。此外,增稠劑也會改變產品的流動性,影響透明質酸的滲透與吸收機制,間接誘發皮膚不耐受反應。

2.促滲劑的刺激性:
為提升產品的吸收效率,許多產品或原料均會添加促滲劑,如乙醇(酒精)、多元醇(丙二醇、丁二醇)等,當揮發時便會帶走皮膚表面水分,破壞皮膚屏障功能,導致角質層受損,使皮膚對外界刺激更為敏感。多元醇雖具保濕性,但高濃度下可能引起皮膚刺激,尤其對於敏感肌或皮膚屏障脆弱者,更容易誘發接觸性皮炎。

3. 原料存在的溶劑:
透明質酸原料品質參差不齊,低質量原料可能存在多少溶劑,如生產過程中的有機溶劑未完全去除,亦容易引發人體免疫反應;當溶劑長期保留在原料中,也會改變透明質酸的分子結構,使其生物相容性降低,進而引發過敏。

4. 交聯透明質酸的「假性保濕」:
透明質酸分為交聯與非交聯性,交聯透明質酸會通過化學反應將透明質酸分子鏈交聯成網狀結構,目的是以延長保濕時效(數據上),但結構難以被皮膚自然代謝。當過多的交聯透明質酸塗抹於皮膚表面時,形成保水膜,這便屬於「透明質酸的假性保濕」,無法真正滲透補水。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皮膚代謝負擔加重,或交聯劑殘留,阻礙皮膚正常呼吸與汗液揮發,破壞皮膚微生態環境平衡 。(與增稠劑問題類近)

所以使用透明質酸精華,應多留意透明質酸屬於那種類型以及其他成分的配搭,
通常會對產品過敏的原因是產品的增稠劑以及多元醇,特別需要注意它們的種類和添加量,以免過度吸收。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