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發炎時的乾燥和保濕

很多人尤其敏感皮膚,特別容易感到乾燥感覺,大部分人以為這是只是缺水,但其實背後有更複雜的原因。

除了屏障受損會引致真正的缺水、乾燥和龜裂外,皮膚發炎(尤其底層發炎),像是較嚴重的過敏、濕疹、玫瑰痤瘡等,會使皮膚中的感覺神經元/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異常的感覺信號,其中包含乾燥、緊繃、撕裂或輕微痕癢等不適,但其實這種感覺與皮膚實際含水量甚至屏障有否受損並無直接關聯(即是底層發炎時,還沒導致屏障受損或不會導致屏障受損,都會出現這種傳遞異常的感覺信號)。

此外,我發現這種情況更可能影響客人對使用產品時得到的錯誤感覺,(尤其是未出現紅腫等明顯的發炎症狀,甚至外觀看起來完全沒有一絲發炎跡象),即便產品本身品質無誤、保濕功效正常,客人仍可能因皮膚異常的神經信號傳導,而產生用後過敏或不夠保濕的誤會。(這個我也有一樣的經歷,在得到玫瑰痤瘡這個症狀初期,以爲皮膚突然的變得乾燥,但使用原有的保濕產品後也未能解決情況,那種感覺不是一般的乾燥,而是多種不適一起出現。)

因此SKINBB提醒大家,希望解決肌膚問題,必須了解及長期觀察自身肌膚的變化和感受,詳細的描述,才能夠加快「斷症」或增加「斷症」的準確度(無論是自我判斷還是向我討論)。

以下是炎症時感到乾燥/缺水的原因:
1. 皮膚屏障受損,水分鎖不住
正常的皮膚表層就像一堵厚厚的「防護牆」,由角質細胞和天然保濕因子組成,能有效鎖住水分。當角質瓦解或受損,破壞了「緊密連接」的排列方式,讓水分更容易從皮膚表面蒸發。

這個情況需要修復屏障改善,若果直接補充水分物質有機會導致屏障破損更嚴重(尤其多元醇和溶劑較多的護膚產品)。

2. 血管擴張,造成「假性水腫」
發炎時,皮膚裡的血管會變得更寬,血液中的水分、營養物質或淋巴液(包含著免疫細胞)滲出到組織間,造成局部水腫(滲出皮膚外就是濕疹的症狀)。但當滲出組織間會造成「假水腫」(玫瑰痤瘡其中一個情況也會出現假水腫)。而假性水腫就像漲水一樣壓迫周圍組織一樣,令神經末梢得到不適感覺,這種不適感覺會讓人覺得底層十分乾燥或底層火山爆發感覺,就算用上保濕產品也不能緩解。

這個情況需要待皮膚消炎後才散去,若補充大量滲透性水分,有機會令組織間更腫脹(導致客人誤以爲產品過敏)。

返回網誌